疫情影响导致旅游行业受重创,乡村振兴是旅游复苏发展的强劲动力之所在。刚刚过去的元旦小长假,乡村旅游成绩亮眼。那么“乡村振兴”这个话题是否值得研究,写论文的时候应该从哪方面入手?文渊智阁热度分析大数据分析报告助力速览181244文献数据,快速解读话题实时热度情况及发展趋势。
【分析学科】(旅游管理*)
【给定话题】乡村振兴
【分析时段】(2021年至2023年)
【分析文献总篇数】(181244篇)
【指定话题年度分布】
2021年至2023年,指定话题“乡村振兴”年度分布频次均在341以上,如下图一。
图一"乡村振兴"2021年至2023年在“旅游管理”学科中的数量分布
2021年至2023年,旅游管理*学科中,乡村振兴涉及学术论文总量(181244篇),详细分布频次如下表一。
【话题年度分布趋势】
2021年至2023年,“乡村振兴”话题年度分布频次和热度如下表二、表三。
表二"乡村振兴"话题跨年度分布频次(来源:文渊智阁)
表三"乡村振兴"话题跨年度分布热度(来源:文渊智阁)
2021年至2023年,“乡村振兴”话题出现频次总体呈上升趋势,在2022年处于波谷,在2023年上升到波峰;分布曲线如图二、图三:
【话题共现关系分析】
话题共现是指两个话题同时出现在同一篇文献中的现象。两个话题共现频次的大小反映其共现的强弱程度。
2021年至2023年,“军队政治工作学”学科中系统匹配高频话题整体共现情况如下图四。
图四“乡村振兴"话题2021年至2023年共现关系网络
【话题词云图及学科分布】
图五 话题词云图分布(来源:文渊智阁)
【高被引参考文献推荐】
-
[1] 包乌兰托亚, 郑丹, 王慧. 乡村旅游与农村可持续生计耦合协调的时空演化与驱动机制研究——以青岛市为例[J].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, 2023, 44(06): 229-242.
-
[2] 曹燚. 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旅游的模式与实践探索[J]. 农业技术经济, 2023 (08): 146.
-
[3] 陈阿江, 刘竹香. 未能传承活化的农业遗产——以垛田农业观光旅游为例[J]. 学习与探索, 2023 (06): 19-27.
-
[4] 陈赖嘉措, 覃建雄, 宋慧娟. 西藏南部山区生态旅游高质量发展研究[J]. 中国藏学, 2023 (02): 155-162+219-22.
-
[5] 陈梦璐, 冯晓宇. 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:特征、评估与对策——基于湖北省159个村的调查[J].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(人文社会科学版), 2023, 43(08): 134-141+186-18.
-
[6] 陈喜, 陆建珍, 王凯, 等. 农旅融合对农业劳动生产率影响的实证检验——以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为例[J].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, 2023, 44(05): 155-163.
-
[7] 储德平, 黄成昆. 旅游发展背景下乡村自我绅士化的过程与机制——以陕西袁家村为例[J]. 地理研究, 2023, 42(07): 1856-1873.
-
[8] 丁赛, 王国洪, 丰晓旭, 等. 乡村振兴背景下民族地区县域文旅产业发展分析——基于2018年和2020年调查数据[J]. 民族研究, 2023 (02): 56-70+140.
-
[9] 高月斌. 乡村旅游品牌建设中的创意设计应用[J].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, 2023, 44(05): 197+210.
-
[10] 葛荣玲. 交换与融合——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旅游互动关系的发展与嬗变[J]. 贵州社会科学, 2023 (03): 151-156.
-
[11] 郭景福, 闫晓莹. 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助力共同富裕[J].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(人文社会科学版), 2023, 43(07): 126-133+186-18.
-
[12] 贺小荣, 史吉志, 徐海超. 农业文化遗产旅游对乡村振兴的驱动机制研究[J].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, 2023, 37(08): 201-208.
-
[13] 胡均力. 乡村民宿餐饮开发运营及其规范管理[J].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, 2023, 44(05): 147+154.
-
[14] 江立华, 陈晖月. 乡村旅游的空间生产与本质归元——基于湖南省L村的田野调查[J]. 江淮论坛, 2023 (03): 84-90.
-
[15] 李佳, 朱敏. 国际与国内乡村旅游研究比较与启示[J].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, 2023, 44(05): 133-147.
-
[16] 李俏, 赵天予.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旅居康养的发展逻辑、限制与展望[J].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, 2023, 23(06): 115-125.
-
[17] 李思琪, 李思扬, 唐雪梅. 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[J].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, 2023, 44(07): 247+258.
-
[18] 李伟, 王永香, 任思琪. 旅游型村庄的制度赋能、社会资本和自治有效——以陕西省袁家村为例[J].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, 2023, 23(06): 104-114.
-
[19] 李燕琴, 施佳伟, 罗湘阳. 乡村旅游社区居民主观幸福感变迁机理——聚焦发展期到巩固期的幸福拐点[J]. 地理科学进展, 2023, 42(08): 1514-1526.
-
[20] 李玉霞. 乡村旅游发展实践逻辑与产业发展路径反思[J].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, 2023, 23(03): 82-90.
-
[21] 刘丽梅, 吕君, 焦凌云, 等. 乡村旅游示范县创建背景下农牧户参与旅游适应性研究[J]. 地理科学进展, 2023, 42(08): 1651-1666.
-
[22] 刘梦瑶, 王鹏飞, 贺星, 等. 红色旅游驱动下传统村落的重构与空间生产研究——以北京市门头沟区马栏村为例[J]. 地理研究, 2023, 42(06): 1663-1679.
-
[23] 刘楠, 魏云洁, 郑姚闽, 等. 北京市森林康养旅游空间适宜性评价[J]. 地理科学进展, 2023, 42(08): 1573-1586.
-
[24] 刘霄泉, 莫燕, 张纯, 等. 抖音“新农人”主播空间格局及乡村文旅转化潜力研究——基于蝉妈妈网站数据[J]. 地理科学进展, 2023, 42(08): 1636-1650.
-
[25] 卢松, 陈路桥, 龙澄, 等. 中国大城市郊区传统村镇旅游绅士化研究——以上海市朱家角古镇为例[J]. 地理学报, 2023, 78(10): 2535-2553.
-
[26] 罗文斌, 丁德孝, 楚雪莲, 等. 乡村振兴视阈下农户土地多功能利用对旅游生计策略选择的影响——来自长沙市城郊乡村旅游地的实证分析[J]. 中国土地科学, 2023, 37(07): 89-99.
-
[27] 秦会朵. 乡村文化旅游发展中的价值失语与价值重构[J]. 理论月刊, 2023 (08): 93-102.
-
[28] 饶品样, 耿亚新, 张雅. 乡村旅游社区农户生计适应性选择的影响:基于“生态依赖—生计福祉”的响应模式[J]. 中国软科学, 2023 (05): 64-76.
-
[29] 宋昌耀, 殷婷婷, 厉新建, 等. 企业视角下的乡村产业振兴测度及其驱动机制——以前3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为例[J]. 地理科学进展, 2023, 42(08): 1453-1467.
-
[30] 苏芳.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户旅游生计转型对生计能力的影响研究[J]. 贵州社会科学, 2023 (02): 144-153.
-
[31] 苏慧. 乡村振兴背景下大湘西地区生态旅游经济产业发展——评《大湘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旅游发展规划(2011-2020)》[J]. 国际贸易, 2023 (04): 99.
-
[32] 唐承财, 李燕琴, 刘丽梅. 探索新时代乡村文旅新路径——“乡村振兴与乡村文旅高质量发展”专辑序言[J]. 地理科学进展, 2023, 42(08): 1433-1436.
-
[33] 唐承财, 秦珊, 戴湘毅, 等. 文化和旅游视域下中国乡村振兴研究评述与展望[J]. 地理科学进展, 2023, 42(08): 1437-1452.
-
[34] 王伟, 乔家君, 刘凯霞, 等. 重渡沟旅游专业村集聚演化机理研究[J]. 地理科学, 2023, 43(06): 1043-1052.
-
[35] 王文棋, 刘兆德, 陈有川. 乡村振兴背景下我国乡村旅游绿色发展路径探析——以资源型城市舞钢九龙茶乡AAA景区创建为例[J]. 城市发展研究, 2023, 30(04): 114-120.
-
[36] 王兆峰, 张青松, 陈勤昌. 旅游型传统村落居民点空间重构与乡村振兴——以雪峰山崇木凼村为例[J]. 经济地理, 2023, 43(05): 229-238.
-
[37] 吴江, 陈坤祥, 陈浩东. 数商兴农背景下数智赋能乡村农商文旅融合的逻辑与路径[J]. 武汉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, 2023, 76(04): 116-127.
-
[38] 谢芬, 杜坤伦. 四川省红色旅游共生图谱形成机理及演进态势研究——基于红色旅游与民族经济发展的视角[J]. 民族学刊, 2023, 14(03): 60-67+148.
-
[39] 徐新建, 赵靓. 主体交互的行动网络:旅游视域的“向内转”[J]. 思想战线, 2023, 49(03): 52-61.
-
[40] 徐英, 车静怡, 乌铁红. 乡村旅游地居民幸福感及其形成机制研究——一个质的分析[J].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, 2023, 37(10): 183-190.
-
[41] 袁紫怡, 戈大专, 孙攀, 等. 旅游导向的乡村空间重构过程与机制——以南京市后圩村为例[J]. 地理研究, 2023, 42(06): 1680-1696.
-
[42] 张春燕, 周梦. 旅游型村落共同体演变的表征与动力——社会凝聚力视角下的多案例分析[J]. 江汉论坛, 2023 (07): 129-136.
-
[43] 张科, 熊子怡, 黄细嘉, 等. 红色旅游发展与革命老区城乡收入差距——基于双重差分法的经验分析[J]. 中国农村经济, 2023 (05): 103-121.
-
[44] 张睿, 孙雨芹. 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产业进化“殊途”?——基于定性比较分析法的组态路径分析[J]. 旅游学刊, 2023, 38(09): 77-90.
-
[45] 张友, 泽仁华珍. 乡村振兴背景下羌族地区民宿产业发展模式——基于阿坝州汶川县的调研[J]. 民族学刊, 2023, 14(03): 52-59+147.
-
[46] 张圆刚, 郝亚梦, 董晓婷, 等. 乡村旅游地居民回乡就业意愿的影响机制研究——基于政府信任的调节作用[J]. 旅游学刊, 2023, 38(05): 102-114.
-
[47] 张志明, 陈海鹰, 戴健驰, 等. 乡村旅游地生计路径演化过程与机理分析——以海口龙鳞村为例[J]. 旅游学刊, 2023, 38(07): 97-112.
-
[48] 赵秋皓, 金平斌, 王冰冰, 等. 基于多源数据与机器学习的乡村旅游竞争力评价研究——以杭州市临安区为例[J]. 地理科学进展, 2023, 42(08): 1541-1555.
-
[49] 郑永君, 李春雨, 刘海颖. 旅游驱动的三产融合型乡村振兴模式研究——基于共享发展理论视角的案例分析[J]. 农业经济问题, 2023 (06): 97-110.
-
[50] 朱长宁, 鲁庆尧. 乡村旅游发展对农户收入影响的实证研究——基于匹配倍差法[J].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, 2023, 23(03): 155-167.